档案工作者誓词 ::::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图片新闻  图片新闻Archives

    杨锡仓先生接受学校档案文博馆“情怀·鸽子楼”人物历史档案项目组采访

    发布日期:2024/9/28 13:21:46来源:甘肃中医药大学档案馆


    927日上午,学校档案文博馆“情怀·鸽子楼”人物历史档案项目组对杨锡仓先生进行了专访,项目组聘请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、甘肃省名中医薛国忠博士对杨老进行了采访。




    杨锡仓先生是甘肃省灵台县人,生于1950年10月。1994年获国家人事部、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联合颁发的《全国首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出师证》。迄今从事中医药工作55年,在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多年来,以师带徒和培训班授课等方式将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授给年轻人,桃李遍及陇原;基于其贡献及社会影响力,在2018年被评选为“甘肃省第二届陇原工匠”,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。




    在访谈中,杨锡仓回忆了1969年初中毕业后,从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的中医学徒做起,学习看病、采药、加工炮制药材,服务一方百姓,最终一步步成长为中药炮制领域的专家。

    谈及在中药炮制过程中,刀工和切制对药材效果的影响时,杨锡仓表示,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。通过合理的炮制,可以调整药材的性味、归经和功效,从而满足临床用药的效果。他举例说:“比如地黄这味药,生用有清热凉血的功效,炮制成熟地黄就成为了滋阴补肾的药。”




    在谈到中药炮制面临的挑战时,杨锡仓提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传统师傅带徒弟进行中药炮制,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,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濒临失传,炮制人才出现断层。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中药炮制带来了新的机遇,比如杨老利用视频技术录制中药炮制过程,将中药炮制技艺的绝活进行公开,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。


    在访谈的最后,杨锡仓先生对年轻中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,希望年轻工作者能够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,让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。

    (审核 柳春 文字 宋贤霞)

    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 电话:0931—5162261 邮编:730000
    Copyright © designs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700315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2302000084号